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中国科学院张裕恒院士应邀来我校做学术报告

发布日期:2022年11月29日 09:35     编辑:王利华  核稿:     点击:

本网讯 为深入推进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重点学科和硕士点建设,有力支撑物理学省级一流专业建设,同时加强与材料物理领域“大专家”“大学者”的交流合作,11月23日下午,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邀请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裕恒教授在锦绣校区学术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做了题为“论高温超导电性”的学术报告。报告会由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副院长、材料科学与工程重点学科带头人訾振发教授主持。

张裕恒院士从在极低温度下具有零电阻等奇特性质的超导现象的发现讲起,再到全球科学家在理论和实验方面所取得的研究进展,最后介绍了超导分别在弱电(军用反潜、地震预报、地质探矿、心磁图、探索基本粒子)和强电(输电电网、超导磁体、托卡马克装置)领域的应用。在讲述高温超导的机制时,张院士先从“理想导体长圆柱的磁性”“超导圆柱在平行磁场中的磁性”两个模型引入,以“同位素效应”和“电子引力”作为理论基础向师生们详细阐述了超导中经典的BCS理论,深入分析了BCS在高温超导范围不能解释的现象和高温超导中的八个反常(如拓扑表面是否能超导;高压下Fe基材料为什么出现超导重现等),指明了超导领域的发展方向。

张裕恒院士报告内容丰富新颖,具有前瞻性和启发性,引发了大家的浓厚兴趣。报告结束后,现场各位老师和同学积极参与,结合报告主题与自己的研究课题踊跃提问,张院士对大家的问题一一做了认真解答,与大家进行了热情而友好的面对面交流互动,在座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高温超导电性等问题作为凝聚态物理的重要发展前沿,已成为物理学中内容丰富、应用广泛的研究课题,是凝聚态物理中最具活力的领域,也是当今物理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张院士在报告中强调:高温超导属于基础研究,暂时看不到更大的应用,但这些研究能对我国抢占世界科技前沿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可以为解决“卡脖子”技术难题奠定科学基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耄耋之年的张院士,依然奋战在基础科学研究最前沿,为我校教师和学生树立了榜样,激励大家以更强的责任感和更严谨的科学态度投身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

报告人简介:张裕恒,1938年生于江苏宿迁。凝聚态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多年来从事超导电性、巨磁电阻效应、低维物理研究。在高温超导研究中,他的判断实验解决了高温超导在强电应用中的难题,解决了超导相变后负霍尔系数达9年之久的困惑。在自旋电子学研究中,他澄清了两种极化子导电的争论,发现了两种导致从极化子到可变程跃迁导电的机制。在多孔硅和低维材料研究中,制备了发光强度强、不衰减、不蓝移的多孔硅。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著有《超导物理》。

上一条: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 开展“我眼中的新时代”——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主题宣讲活动 下一条:物理与材料工程学院学生党支部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